导语
减反膜是一种能够有效抑制光学反射的薄膜,广泛应用于激光器、太阳能电池、建筑玻璃等领域。为了提高光子传输效率,通常会在光学透射窗口的基底上镀制减反射涂层。溶胶-凝胶法因其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而被广泛使用。酸催化条件下制备的SiO₂膜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与基底的结合力,但其折射率较高,不适合直接作为理想的减反射薄膜材料。因此,研究者常采用模板剂制备介孔SiO₂薄膜,以实现低折射率和高透射率。
研究方法
溶胶制备:使用正硅酸四乙酯(TEOS)作为前驱体,三嵌段共聚物F127和阳离子聚合物纳米乳液CPN作为模板剂,在酸催化的醇体系中制备SiO₂溶胶。通过控制模板剂的用量,调节最终薄膜的孔隙率,从而得到具有折射率梯度的双层薄膜。
薄膜制备:采用提拉法在石英基底上制备双层宽谱带减反射介孔SiO₂膜。通过精确控制提拉速度,可以严格控制薄膜厚度。
膜系设计:利用Filmstar薄膜设计软件构建膜系结构,优化双层膜的厚度及折射率,以实现宽谱带的减反效果。
性能表征:使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N₂吸附-脱附分析仪、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等对薄膜形貌、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表征分析。
实验结果
光学性能:双层介孔SiO₂减反膜在300~800 nm范围内的平均透过率可高达98.9%,在350 nm处的紫外区透射率仍然高达98.5%以上。
微观结构:通过TEM和N₂吸脱附测试分析薄膜的微观孔道结构。结果表明,内层薄膜的孔隙结构不明显,而外层薄膜由于加入了更多的模板剂,焙烧后表面出现了更为明显的孔隙结构。外层薄膜的比表面积为583 m²/g,远高于内层薄膜的199 m²/g,表明外层薄膜孔隙率的增加,其折射率也随之降低,形成了相对折射率梯度。
表面形貌:AFM表征结果显示,双层减反膜表面的均方根粗糙度(Rq)值为3.77 nm,远小于可见光波长,表明即使在紫外区,双层涂层的表面和界面散射对透射率数据的影响也相对较小。
膜层厚度:通过横截面SEM图像确认双层减反膜中每层的膜厚,各层厚度与设计值存在很小的差别,说明精确调控提拉速度可严格控制薄膜厚度。
关键结论
双层介孔SiO₂减反膜:通过控制模板剂的用量,成功制备了具有折射率梯度的双层介孔SiO₂减反膜,该膜在300~800 nm范围内的平均透过率达到98.9%,显示出优异的光学性能。
制备工艺:溶胶-凝胶法和提拉法的结合为双层宽谱带减反膜的制备提供了一种实用且可推广的方法。
应用前景:这种双层介孔SiO₂宽谱带减反射薄膜有望满足多个领域光学薄膜器件制作的应用需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结语
这项研究不仅提供了一种制备高性能双层介孔SiO₂减反膜的方法,而且通过实验验证了该膜层在宽光谱范围内的高透射率和良好的光学性能,为光学薄膜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文献原文
Copyright © 2023-2043 湖北省金中德科技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备案号:鄂ICP备2022013949号-1 网站维护:武汉网站建设公司